—2019年12月18日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市财政局局长 杨学军
各位代表:
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,向大会报告敦化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,请予审议。
一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
2019年,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,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强化使命担当,坚持迎难而上。在减税降费、经济下行、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下,强化组织收入,优化支出结构,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;坚决守住底线,全力保障“三保”支出需求;立足长远发展,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;积极推进改革,提高财政综合管理效能;认真落实责任,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。通过多项举措,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(一)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(预计)
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预计完成178,327万元,同比增长5%,完成预算的102.7%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预计完成578,541万元,同比下降1.1%,完成预算的135.2%,支出较预算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受预算执行中下达的专项影响。预算执行中,支出按序时进度、轻重缓急,合理安排,支出进度良好。
2019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8,891万元,同比增长1.3%,完成预算的115.4%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5,316万元,同比增长1.2%,完成预算的141.1%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原因是:基金预算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土地出让业务发生的多少,年度计划执行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。
(二)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(预计)
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预计完成82,156万元,同比增长5%。返还性收入18,853万元,上级补助收入462,978万元,调入资金5,000万元,上年结转资金21,765万元,收入合计590,752万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78,541万元,上解上级支出12,211万元,支出合计590,752万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。
1.收入预算主要科目情况(预计)
(1)增值税72,034万元,同比增长4.2%,完成预算的97.9%。
(2)企业所得税25,660万元,同比下降1.2%,完成预算的99.5%。
(3)个人所得税16,021万元,同比增长15.7%,完成预算的118.8%。
(4)城市维护建设税4,788万元,同比下降5.9%,完成预算的83.9%。
(5)房产税4,571万元,同比增长14.1%,完成预算的112.7%。
(6)土地增值税3,750万元,同比下降3.6%,完成预算的91.5%。
(7)契税5,190万元,同比下降11.1%,完成预算的88.1%。
(8)非税收入27,779万元,同比增长8.1%,完成预算的116.6%。
2.支出预算主要科目执行情况(预计)
2019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78,541万元,主要科目具体支出情况是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,983万元,同比增长40.2%;公共安全支出11,434万元,同比下降24.1%;教育支出69,613万元,同比下降2.8%;科学技术支出1,370万元,同比下降84.3%;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,870万元,同比增长12.9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9,913万元,同比下降1.6%;卫生与健康支出35,686万元,同比增长17.4%;节能环保支出21,456万元,同比增长25%;城乡社区支出47,840万元,同比下降37.4%;农林水支出115,263万元,同比下降12.3%;交通运输支出13,499万元,同比增长28.3%;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,370万元,同比增长81.1%;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,006万元,同比下降38%;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2,860万元,同比增长54.1%;住房保障支出10,068万元,同比下降5.1%;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,298万元,同比增长2.4%。
各类支出增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:因政策调整,专项资金补助种类和额度较上年有所变化。
(三)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(预计)
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8,891万元,省补助收入4,050万元,上年结转收入2,375万元,收入合计35,316万元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0,316万元,调出资金5,000万元,支出合计35,316万元。基金预算收支平衡。
需要说明的是,上述所有数据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全年预计情况进行的初步汇总,在决算编制完成后,还会有所变化。
2019年,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、政策性减收因素明显、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严峻形势下,财政部门通过清理和盘活存量资金资产、统筹安排和调剂使用预算内资金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等积极有效的措施,确保“三保”支出和重点领域支出需求,较好地完成了市委、市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。虽然全市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在财政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:一是政策性减税降费影响效应持续,部分支撑产业持续低迷,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趋缓;二是落实上级提标配套政策、社会发展事业需要,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,可支配财力与支出需求矛盾突出;三是推进增收节支、提升理财绩效、优化财政服务的意识及措施仍需进一步强化等等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,积极作为,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。
二、2020年预算草案
随着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以及民生支出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,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。面对困难,我们将迎难而上、砥砺奋进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战略安排和确定的目标任务,坚决履行好财政服务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使命,按照“收入做实、财力做大、支出做精、管理做细”的工作目标,科学合理编制2020年预算,更好地统筹资金保障全市重点工作,确保把市委、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
(一)财政收支面临的形势
综合分析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运行的各种因素,2020年财政收入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、不稳定性因素,财政支出压力叠加,收支矛盾异常突出。
1.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趋缓
一方面,继续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产生持续性减收效应;另一方面,我市经济结构、产业结构仍处于调整中,近年来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还未显现出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,财政收入增长因素不明确。
2.财政支出保障压力增大
一是继续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、职务职级并行等政策,使我市基本支出不断增加;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、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;三是促进产业发展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、生态环保、脱贫攻坚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大;四是债务支出需求连年递增,已进入偿债高峰期。因此,财政支出压力巨大,收支矛盾十分突出。
(二)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及总体安排
2020年我市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决策部署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强化财政资金管理,防范化解财政风险,提高资金使用绩效,增强财政有效供给,加快建立全面规范、标准科学、约束有力、讲求绩效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。
根据预算法及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要求,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、应收尽收;支出预算要突出重点、量力而行。2020年全市财政收支指标拟安排如下: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预计完成187,243万元,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8,916万元,增长5%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预计完成86,264万元,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4,108万元,增长5%;返还性收入18,853万元;上级补助收入416,199万元,收入总计521,316万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9,105万元,比上年预计完成数下降12%,定额上解12,211万元,支出总计521,316万元。当年收支平衡。
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,350万元,支出25,350万元。当年收支平衡。
三、2020年重点工作
(一)加强财源建设、做大财政总量
一是强化收入征管。加强财政经济运行态势研判,强化税源分析管理,加强综合治税、协税护税,确保应收尽收。二是注重培育财源。继续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,减轻企业负担,优化营商环境,扶持重点行业、支柱产业加快发展,培植涵养财源,夯实财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。三是争取上级扶持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、责任意识,紧盯国家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,积极向上争取项目、政策、资金,全力以赴增加地方可用财力。
(二)优化支出结构、着力保障民生
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坚守底线,统筹财力优先“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”,逐步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,补齐民生事业短板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维护社会安全稳定,增进民生福祉。坚持精打细算、勤俭节约,合理确定财政支出标准,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,取消低效无效支出。努力盘活存量、用好增量,加强资金统筹,全力支持全市重点改革,助推转型发展,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(三)推进财政改革、提升管理水平
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;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,积极推进中期财政规划工作;依法依规公开预决算,做到公开及时、信息准确、内容规范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;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,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,加大财政综合管理统筹力度。夯实预算管理工作,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,规范预算单位用款行为;加强对存量资金的统筹和整合,完善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;规范暂存款、暂付款管理,加强国库资金管理,切实减少资金沉淀;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、处置管理,确保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营和保值增值。
(四)强化债务管理、全面防范风险
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,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,杜绝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和变相举债,防范隐性债务,坚决将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内。加强风险源头管控,进一步完善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机制,优化债务结构,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水平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。
(五)严格预算约束、加强财政监督
认真执行市人大批复的预算,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。与审计、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,加强对财政收支、民生政策落实、财经纪律执行、专项资金管理、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监督检查。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,扩大评审范围,提高评审效率。加强政府采购管理,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和采购价格监管,提升政府采购服务质量。深化国库管理改革,全面提高公务卡结算比例,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,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。
各位代表,2020年我们有信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深化改革、务实担当,不断提升财政服务和保障水平,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!